SophieCroatia
年8月底,经过了报名、选拔、培训、各项手续办理等过程,我终于等到了赴任的那一天,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不舍,但“为了同一个梦想而远走他乡,让汉语之花在世界各地绚丽绽放”的信念支持我勇敢告别父母,踏上了我为期一年的汉教旅程。
“我想叫辣辣,这个名字怎么样?”
去年9月开学时,我工作的一部分是负责A1.1零起点班的教学。当学生们在第一节课上结束了自我介绍后,我突然发现,这些职业不同、性格各异的成年人远比我想象的有趣得多。原本准备好很多寓意美好名字的我临时决定让大家在结束拼音学习后,自己给自己起中文名字。所以,在最初的三周,大家都背负着“要为自己取名”的艰巨任务,学起拼音和汉字来也异常认真。
在学完声韵母开始大量进行拼读练习时,有的学生就会开始在下课时和我探讨起“起名大业”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对此格外慎重,常常充满纠结,每个人的侧重也都不同,有时也会给我讲起自己克语名字的含义或是起源,让我协助他们找到音、义皆符合他们期待的汉字,但这个过程让我有机会更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也找到了很多外国人在接触汉语之初的困惑与好奇。
我的其中一个班上有位精通多国语言的阿姨,50多岁,是位资深的儿童文学翻译,在学习过程中,永远都是求知欲满满,态度积极,自动有了“课代表”的人设。临近起名时,她问我:“Sophie,我想叫làlà,你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我知道她的名字叫Lara,所以觉得可以呀,没成想她展示给我的两个汉字是“辣辣”。虽然我的第一反应是:你确定吗?但我没有立刻否定,连忙问起了其中的原因。她说自己想给自己起个好记的名字,所以希望音随本名,而自己又非常喜欢辣的食物,所以她想叫辣辣,以后还要去中国吃辣火锅。
听到这里,我反倒觉得这个名字可爱了起来,考虑到她的职业,我觉得这也可以作为一个蛮不错的笔名,如果以后她可以将克罗地亚的文学翻译成中文带给中国的孩子,小朋友们也一定会喜欢这个神秘的“辣辣”阿姨。所以我告诉了她我支持的理由,并友情提示第二个“辣”可以读轻声,她也表示自己会努力不辜负我的期望的,她还告诉我,自己已经定下了五年汉语学习计划,那一刻,我对这位像辣椒一样火辣、热情的阿姨充满了敬佩。
就这样,我的班里有了石磊、诗妍、司徒安、一波、马林、宁爱、森透、炘水...每一个名字都记录了他们与汉语的初次遇见,也蕴含着他们用汉语赠予自己的新期待。如今我虽已离任告别他们,但一想起他们的名字,那一个个各具魅力的人儿还是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已然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下学期你还能
继续当我们的老师吗?”
作为一个本科应届毕业生,虽然在大学期间我已经积累了很多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论与实战经验,也在赴任前接受了国家汉办的统一培训,并自己考取了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但来到克罗地亚,我依然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汉教小白。因此,我总是要花很多时间研究教材、备课,努力打磨细节,并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与学生磨合,形成适合自己,也令学生易接受的教学风格。
但是,在刚开学的第一个月里,班里有一些人陆续因为工作、学习等原因退出了课程,这让我一度陷入了自我怀疑,虽然大家都说每个学期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我还是觉得会不会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流失。所以,我开始给学生发邮件,找老师来听课,希望他们可以客观,甚至苛刻地给予我一些反馈,帮我找找潜在的问题。虽然大家最终都是给予了我充分的肯定,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应该更自信,上课教学更活泼一些,只有当自己认可了自己,这份对自己能力的自信才能感染到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我的权威,认可我,为我的教学加分。
在随后的教学中,我一边保持着自己温和、耐心、负责的特质,也一边做着改变,引入游戏、歌曲教学,为学生设置不同的小组任务,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也让学生之间彼此熟悉,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在课堂上,我善于引导学生,也喜欢从他们的问题中发现需要教师补充、深入讲解的知识点,对于作业,更是一丝不苟。每次给他们布置作业,也许学生只需要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我却可能需要花好几个小时去准备;他们的一篇作文大作业,我常常要求他们写到第三稿,每一稿都会给出评分与反馈,并提出更高的要求。
图:圣诞假期邀请学生体验火锅
也许是我的真心付出被学生看在了眼里,学期末的时候,学生们纷纷问我是否可以继续做他们的老师,那时我并不知道自己第二学期的带班情况,不能给予肯定回答,但听到这样的询问,内心还是有一丝欣慰,那是一种来自于学生的肯定,也是对我这个汉教小白而言最大最有力量的鼓励。
第二学期开学前,我有几个将从零起点升至A1.2继续学习的学生告诉我,我所带班的教学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合适的。当时,我心里还有一丝遗憾,但当我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走入教室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庞时,内心顿觉温暖。我很感谢他们愿意因为想继续与我一起学习汉语而做出调整自己时间的决定,这才让我们彼此有了后来那些在疫情期间相互扶持继续汉语学习的日子。
“我希望你可以一直选择教育,
坚持汉语教学。”
因为国内派出单位的缘故,我很早就知道自己不能留任,在克的汉教生活也会在年的7月结束,但我是一个害怕说离别的人,所以直到6月底期末考试前,我才告诉了学生我的归国日期,并鼓励大家充分准备,争取全员在第一轮期末考试中高分通过。最终,我的三个班30余名参考学生全部顺利通过了期末考试,令我非常高兴。
然而,随着考试的结束,离别也悄然到来。在临走前的最后几天,我和因为疫情几个月未能见面的学生终于有了一次面对面聊天的机会。看着曾经只会用奇奇怪怪的腔调说“你好”的学生们已经可以努力用汉语表达自己时,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一年的付出是非常有意义的,仿佛自己也为全体汉教人“让汉语之花盛开在地球上”的梦想做出了些许微不足道的贡献。
临走的前两天,A1.2班的学生邀请我去中国茶馆喝茶,我们谈天说地,特别开心。当我发现有人醉心于中国美食,有人沉迷于中国电视剧、电影,有人想要未来去中国旅行、工作时,我的脑海中都能想象得到我们久别重逢的景象。而且当天,本计划去国外工作没有继续学习汉语,后因疫情依旧留在克罗地亚的学生石磊也神秘到场,他告诉我这对他来说是一场值得到场的聚会,让我非常感动。那天,他用拍立得为大家留下了珍贵的记忆,那一张张笑脸也被我永远珍藏,带回了家。
图:与学生石磊、辣辣的合影
那天,我给大家发了自己DIY的结业证书,还给每个人颁了奖,他们就这样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帅的学生”、“最爱微笑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最有组织力的学生”...但在我的内心里,我已无数次呼喊,他们都是我最好最爱的学生,也会是未来最怀念的一群人。时间在品茗闲谈之余慢慢流逝,转眼便是*昏,分别前,辣辣阿姨认真地对我说:“愿你未来的学业、工作与生活一切顺利,我希望你可以一直选择教育,坚持汉语教学。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我想,未来我一定会用自己的行动来回应大家的期许与祝福的。
写下这些文字是在我已经回到祖国进行入境隔离期间,因汉办工作总结任务而开始回顾自己为期一年的海外汉教生活。一年的时光让我学会面对并解决问题,让我独立坚韧并懂得克服困难,亦让我学会如何自信地向异国他乡的朋友们展示中国精妙绝伦的语言与博大精深的文化。我感恩自己自15岁以来坚定的汉教热情,感恩自己在毕业之际做出的奔赴克罗地亚成为一名汉语教师志愿者的选择,感恩在萨格勒布大学孔子学院遇到的亲切有爱的同事和好学热情的学生,更感恩家人与朋友对我的支持。
我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汉教人走出国门教授汉语,也会有更多的外国朋友到访我的祖国,亲自感受当今飞速发展、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美丽中国。那个时候,他们也一定会像我一样,发自内心地说出:
与你们相遇,真的好幸运!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