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要去东莞看《信条》了,无比兴奋与期待。上周末补了《盗梦空间》IMAX版本,马上就要实现诺兰三连。
说实话,8月还是挺不好过的,虽然院线陆续都恢复正常,但是排的片单差强人意。《》作为主咖,占据了大量的IMAX排片,再加上《星际穿越》的稳定发挥,《极速车王》基本上排不上好的厅。幸好在上映首日,我就去看了杜比。
8月重头戏属于《八佰》,这部推迟了一年,洗心革面之后终于定在8月21日。国内首部用IMAX机器拍摄的《八佰》,算得上是电影院复工后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大片。查了一次万象影城的排片,一天就给排了30场,目前票房已经突破20亿!
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创立以来首部获选为闭幕影片的华语电影《春江水暖》也于8月28日上映,但最终放弃了在院线上映,只在爱奇艺上线,挺意外也挺遗憾。
8月份的观影量,总计35部。其中《星际穿越》《极速车王》《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盗梦空间》属于重温大银幕。
这个月跟着反派影评的节目单补了好几部恐怖片(《妈妈》《存身》《蓝色废墟》《林中小屋》),都还挺不错,非常失望的是2部韩国续集电影。最棒的两部老片是《斯隆女士》与《单车少年》。
以下是完整片单及短评。
血迷宫/TheButterflyEffect(乔尔·科恩,)
科恩兄弟的处女作,风格略见雏形,一波三折的悬疑剧情,加上独特的黑色幽默口味。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就是翻拍于此,对比一下emmmmm。
逃狱三王/OBrother,WhereArtThou?(乔尔·科恩/伊桑·科恩,)
还是喜欢更严肃一点的科恩兄弟。
林中小屋/TheCabinintheWoods(德鲁·高达,)
影片设定挺不错的,基于熟悉的结构,赋予丰富创新的内容与形式。众人庆祝监视器里女主正被杀的画面很有娱乐至死的精神,怪物出笼的一幕很惊艳!个人觉得结局有点虎头蛇尾,献祭的说法有点勉强了。
羞耻/Shame(史蒂夫·麦奎因,)
音乐很棒,节奏舒服,角色刻画细腻,而不是像《女性瘾者》般剖析病理。
蓝色废墟/BlueRuin(杰瑞米·索尔尼尔,)
像是一场噩梦,你越想停止它越逼近你,最终拼个你死我活。既然是私仇,就不要讲什么大义,以牙还牙才是最好的反击。只是结尾稍微弱了点。
单车少年/Legaminauvélo(让-皮埃尔·达内/吕克·达内,)
好刺痛的感觉。抢钱去给爸爸挺意外的,一般导演会拍到男孩与养母和解后就完事了,而达内兄弟还能挖掘更深一步的思考。成年人与小孩,谁更坏?
釜山行2:半岛/TraintoBusan2(延尚昊,)
正片没有预告片精彩,这么多夜戏为了给特效省钱?半岛沦陷四年了才有救援?最后更是为了煽情而煽情。继《#Alive》《铁雨2》之后又扑一部。
滥情诗/BadPoems(嘉博·雷兹,)
炫技式的转场太多反而让人无法沉浸到电影里,只能浮于表面的形式。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挺不错的!
铁雨2/SteelRain2(杨宇硕,)
太失望了。比第一部观感差好多,朝韩两国非常严肃的对峙,让一个模仿川普的美国总统在中间插科打诨,太儿戏了。基本上没有任何大场面,全是室内戏,剧本完全撑不起。
哭泣的女人/Lallorona(杰罗·布斯塔曼特,)
对于独裁者的审判如同虚设,却只能靠鬼怪来复仇,无法代入。要么拍政治惊悚,要么拍纯粹的鬼神,夹在中间不伦不类。
蓝丝绒/BlueVelvet(大卫·林奇,)
林奇一直绕不开的梦,妖艳怪诞。
孤胆特工/TheManFromNowhere(李桢凡,)
这种靠颜值和耍帅撑起的作品完全打动不了我,说是韩版《这个杀手不太冷》也太高攀了。元斌唯一让我记住的作品是奉俊昊的《母亲》。
山丘之王/KingofTheHill(史蒂文·索德伯格,)
小孩子的视角展现经济萧条的那个年代的生活,承受着他这个年纪不应该有的重量。AdrienBrody年轻时的颜值也太可了吧!!这应该叫Aaron的异想世界,最后的幻想无疑是令人唏嘘的,无实物表演吃播那段与最近的节约粮食话题相得益彰。
尼罗河女儿/DaughterofTheNile(侯孝贤,)
比较平淡的感觉。
索莱/Sole(卡洛·西罗尼,)
3.5吧,结局挺意外的。如此平淡克制的作品很容易劝退大部分人,导演最终还是从冷淡静默的画面中萃取出真实的情感。新的生命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一套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违背社会规则和法律,有待商榷。
半世界/AnotherWorld(阪本顺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客观的世界。
烂故事/Favolacce(达米亚诺·迪诺森佐/法比欧·迪诺森佐,)
摄影和配乐挺棒的,但故事没有头绪,形散神也散。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烂故事,让人诧异的是它拿了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
爱情是狗娘/Amoresperros(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对这位“墨西哥三杰”之一的作品预期有点过高。第一条线的叙事和节奏最好,后两条相比之下有点拖沓,共情也弱了些。也不知道为什么片名要翻译成爱情是狗娘。
竞技场所/Arena(JooSalaviza,)
偶然在微博刷到的一个短片,曾获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短片金棕榈奖。建筑挺奇观的,故事差了点火候。
误杀/SheepWithoutaShepherd(柯汶利,)
为了拿豆瓣徽章补看的,完全符合预期(不行)。每一次问话都想快进,人物工具化,漏洞百出,很难让人相信,非常尴尬。查肖央的观影记录咋没查到原版《误杀》呢,那样破案会更快。很早之前就看过印度版,然后这部作品已经被翻拍了6,7版。
茉莉牌局/MollysGame(艾伦·索金,)
根据茉莉·布鲁姆本人年出版的回忆录改编,据说来她赌局的都是一些好莱坞巨星和富豪巨贾,包括本·阿弗莱克、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等。若是这部真人真事改编能让大本和小李子出演,那就真的太刺激了。
你妈妈也一样/AndYourMotherToo(阿方索·卡隆,)
一部渐入佳境的作品,片名有点曲解了电影的意思,应该叫我也F**K了你妈妈。这才是最疯狂的青春荷尔蒙,除了尺度太大。一切就像海边的泡沫,当你一头扎进海里的时候,都消失了。男主之一是美剧《毒枭:墨西哥》里的大反派,难怪这么眼熟。
妈妈/Mama(安德斯·穆斯切蒂,)
比大表姐的《母亲!》要好很多。恐怖手法高级,没有靠快速剪辑和配乐去制造惊悚感,而是通过空间和景别创造意外的恐怖。看到最后的母女情结我居然有点点感动。
存身/TakeShelter(杰夫·尼克尔斯,)
它一直在试图让观众相信男主预见的末日预言,最后也做到了。真实的心理恐惧比末日奇观更具有摧毁力,比起《忧郁症》,我更喜欢这部。
最好的时光/ThreeTimes(侯孝贤,)
第一段梦最好,《Rainandtears》这首歌好洗脑。
斯隆女士/MissSloane(约翰·马登,)
在舆论成为政治手段的世界里,真相没有任何意义,但是结尾劳模姐用一记漂亮反击证明只要真相能产生地震般的效果,它就能突破和揭穿存在固有循规蹈矩中的迂腐。片中女权运动具有成为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的可能性,放到现在来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勒阿弗尔/LeHavre(阿基·考里斯马基,)
看的第二部阿基,第一部是《希望的另一边》。这部整体感觉有点平淡,场景化的表演却没有夯实的故事基础。最近很迷五条人乐队,他们在采访中有推荐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没有过去的男人》,让我有股补导演全集的冲动。
每分钟击/battementsparminute(罗宾·坎皮略,)
前半段是典型的欧洲人权斗争片,后半段才回归艾滋病患者本身。当身体殆尽之时,所有的抗争都已经无关紧要。音乐很不错,从蹦迪现场切换到病毒演示镜头很棒,梦中的血河很惊艳。
大火将至/OQueArde(奥利维尔·拉克谢,)
影片对想要表达的情绪非常克制,重重地压在男主角身上。如果再给情绪点把火,就能灼人心了。我们能眼见山中的大火,却容易忽略人心的偏见,它像山火一样,可以无缘由地被点燃,烧光所有。
小毕的故事/GowingUp(陈坤厚,)
故事再细腻一点就更好了。
蝴蝶效应/TheButterflyEffect(埃里克·布雷斯/J·麦基·格鲁伯,)
这部电影属于#熟悉到仿佛已经看过了其实一直没看系列#,常见于各大烧脑榜单,真正的Mark=Watched。
以上是本月的流水。咱们下个月见。
诺兰的烧脑巨作《信条》已经开启预售了,首选激光IMAX,其次普通IMAX和杜比。
《盗梦空间》10周年重映,可以作为看《信条》之前的暖场训练。
《八佰》破30亿还需要你的相助→_→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