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奇迹,克罗地亚倒在了半决赛上。
4年前,面对仍在复兴道路上的阿根廷,如日中天的克罗地亚给予三球痛击。4年后,在阿根廷人的犀利反击下,克罗地亚没能复制辉煌。
是的,克罗地亚的核心们都老了,年轻人却还没成长起来,33岁的佩里西奇、31岁的克拉马里奇、30岁的布罗佐维奇······当然,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还是莫德里奇。
很难想象,一位37岁的老将还能如此稳定地奉献“世一中”级别的表现,但莫德里奇确实是在不断刷新人们的印象。无论是4年前的俄罗斯,还是现在的卡塔尔,甚至在皇家马德里,时间带走了莫德里奇的青春,但带不走他的足球天赋。
他已经做到了最好,现在,莫德里奇可以昂首离开世界杯。
即便如今已经37岁,但莫德里奇仍然在克罗地亚国家队扮演着重要角色,就算在素来对球员要求严苛的皇马,他还是能在37岁的年纪获得一纸新约。
但在光鲜亮丽背后,很少有人知道,莫德里奇的成功并非偶然造就,少年的磨难为其锤炼出坚毅的性格,后天的勤奋更让他成为足坛常青树。打破梅罗垄断捧得金球,便是对这位克罗地亚老将的最好回报。此番再战世界杯,既是莫德里奇职业生涯的最后尝试,也是克罗地亚黄金一代的暮鼓,结局或许略有遗憾,但过程有些时候同样重要,不是吗?
年9月9日,莫德里奇出生于克罗地亚一个叫“莫德里奇”的村落,他的父母都是毛织厂工人,家庭收入微薄,无力承担莫德里奇的年幼抚养开支。迫于无奈,幼时的莫德里奇就要承担起补贴家用的重任,他不仅要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还要独自外出放羊,这便是网上流传的“莫德里奇放羊视频”的出处。
遗憾的是,莫德里奇连这样安心放羊的日子也没过多久。年,克罗地亚南斯拉夫地区爆发内战,莫德里奇家乡恰好处于战争中心,炮火声成了生活的主旋律。紧接着,战火演变为惨无人道的种族仇杀,而纪律涣散的塞尔维亚游勇常常滥杀手无寸铁的克罗地亚居民。据回忆,莫德里奇家周围布满了地雷,而他的父母也经常受到敌对武装势力的威胁。
在战争的阴霾下,莫德里奇一家只能过起东躲西藏的生活,他们不再让莫德里奇上山放羊,全家人尽可能减少外出,希望以此换取安全。
但在战争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年12月18日上午,莫德里奇的祖父卢卡·莫德里奇(与莫德里奇同名)上山放牧,不幸撞上了战败逃亡的塞族武装,结果就地被枪杀。
那一年,莫德里奇才6岁。
父母知道,一味的躲避终究不是办法,丧心病狂的敌对武装不会有一丝怜悯,一旦撞上就是无法承受的后果。为了孩子的安全,父母带着莫德里奇逃到了40公里外的海滨城市扎达尔,在一处由汽车旅馆改建成的难民所定居下来。
当然了,就算是扎达尔也非万无一失之处,塞尔维亚的导弹还是常常落到城市四周。但相比于游勇遍布的老家,莫德里奇总算获得了一个相对安稳的生活环境。
背井离乡的痛苦滋味自然不必多言,难熬的日子里,能够陪伴莫德里奇的就只有他1岁时得到的礼物—足球。
酒店的大厅、街边的沙地,甚至是布满弹坑的停车场里,处处都可以看到莫德里奇飞奔的身影,或许只有足球才能让他忘却思乡丧亲之痛。据酒店工作人员回忆,莫德里奇整天都在踢球,“他踢球打破的窗户比炸弹炸破的窗户还要多。”
足球抚慰了莫德里奇的幼小心灵,也让他找到了真正的人生方向。两年训练间,莫德里奇展现出让人惊异的足球天赋,他的盘带技术出色,还有出色的场上大局观,当其他孩子还在忙着学习带球时,莫德里奇已经可以让皮球“乖乖听话”,像个中场大师一样调度全局了。
尽管已经展现出卓越的足球天赋,但坦白来讲,若无“高人”指路,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莫德里奇可能也很难走上足球之路。
年,转机出现了。
JosipBaljo是扎达尔足球俱乐部的高层,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来自酒店工作人员特殊电话,建议他到酒店停车场去看看,那里有一个踢球相当出色的孩子。JosipBaljo对这通电话很是诧异,还在求贤若渴的他没有选择性忽视,也没有因为这个孩子家境贫寒就将他看轻,而是亲自前往停车场考察。
当莫德里奇的双脚触碰上皮球的那一刻,JosipBaljo就知道,自己为球队找到了一个“天才”。
莫德里奇的身材并不出众,甚至有些瘦弱,但JosipBaljo在他瘦弱的外表下却看到了强大的能量—毫无正规训练经历,却已经懂得了传球意识的重要性,还有远胜于同龄人的优秀盘带技术……种种因素让JosipBaljo瞬间下定决心,一定要签下莫德里奇。
JosipBaljo看到了莫德里奇的潜能,但他的决定却在俱乐部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认为莫德里奇没有接受过正规青训,技术动作并不扎实,也有人认为莫德里奇身材太过瘦弱,不适合成为职业球员。好在JosipBaljo足够坚定,面对俱乐部内部的反对声,是他力排众议,最终在莫德里奇10岁那年将他招入了扎达尔。
事实证明,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扎达尔效力期间,莫德里奇的优势技术被进一步放大,他总能先于对手做出最正确的出球选择,还有跑不死的体能和精湛的控球技术。短短数年,他已经可以和大年龄段的球员同场竞技不落下风,曾经看衰莫德里奇的教练们也纷纷转变态度,将他作为重点球员培养。
然而,莫德里奇的劣势也是相当突出。他的身材仍旧瘦弱,在强壮球员的限制下难有发挥。球队青训教练托米斯拉夫·巴西奇认为,莫德里奇年少时因为身材吃了许多亏,因为当时巴尔干岛的足球文化偏向于身体对抗,身体素质太差的球员很难在大球会获得机会。
根据莫德里奇回忆,他在小时候身体很差,经常生病流鼻涕,有一次还得了支气管炎。12岁那年,莫德里奇在一场比赛中本有机会代表扎达尔出场,但却因为身体过于瘦弱遭到拒绝。后来,莫德里奇被哈伊杜克斯普利特看中,双方甚至已经开始商讨合同的具体细节,但最终哈伊杜克斯普利特还是因为莫德里奇太过瘦弱,将他拒之门外。
生涯连遭挫折,莫德里奇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他不知是否该继续坚持足球,特别是在国内环境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重压之下,年少的莫德里奇一度选择逃避,他干脆什么也不管,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
好在教练巴西奇没有放弃莫德里奇,不仅多次对其心理疏导,还安排私人教练对莫德里奇一对一指导,还教授了他许多增肌方式,并且重新规划了莫德里奇的职业生涯。在巴西奇的鼓励下,莫德里奇重拾信心,他延续了精湛细腻的脚下技术,此外还通过努力获得了愈发坚实的身体对抗能力。
16岁那年,莫德里奇被国内豪门萨格勒布迪纳摩看中,踏出了走向巨星的关键一步。此时莫德里奇不再是当年那个一遇难事就哭鼻子的懵懂少年了,多年历练让他锤炼出愈发坚毅的性格,在未来的闯荡中,看似虚无缥缈的性格力量才是助他成功的真正法宝。
效力萨格勒布迪纳摩的前18个月,由于竞争力不足,年轻的莫德里奇并没有获得机会,更多代表青年队比赛。好不容易捞到几次一线队出场机会,莫德里奇也因为对抗太差无法适应比赛节奏。久而久之,一些极端球迷生出激进言论,认为俱乐部“押宝”这样一个瘦弱的年轻人太冒险,要求将莫德里奇卖掉。
萨格勒布迪纳摩的确数次动了卖掉莫德里奇的念头,但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再给这个年轻人一次机会。-04赛季,在莫德里奇18岁的时候,萨格勒布迪纳摩将其租借至波黑超级联赛的莫斯塔尔兹林伊斯基足球俱乐部。在这里,莫德里奇没有再让机会溜走,他用完美的表现向世人宣布了自己的登场。
该赛季,莫德里奇在波黑超级联赛中出场22次,攻入8粒进球,当选波黑超级联赛足球先生。除了全能的攻防属性,莫德里奇“跑不死”的潜质在那个赛季已有体现,上至前锋线下至小禁区都能看到他勤奋奔跑的身影,波黑联赛足球先生算得上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块敲门砖,自此在无人会以一句“身材瘦弱”将他看轻。
-05赛季,莫德里奇回到克罗地亚联赛,租借加盟萨格勒布英克尔,结果他又帮助球队斩获联赛亚军,莫德里奇本人也被评为克罗地亚年度希望之星。如此出色的表现让萨格勒布迪纳摩对其刮目相看,05-06赛季,萨格勒布迪纳摩就把莫德里奇召回,并且将其扶正为主力。
-06、-07、-08赛季,莫德里奇帮助球队连夺3届克罗地亚联赛冠军,自己也于年、年两度被评选为克罗地亚足球先生。优异的发挥让俱乐部如获至宝,迅速和莫德里奇签下了一份长达10年的合同。07-08赛季,莫德里奇在31场比赛中就打进了15球,还在防守端屡有重要贡献,几乎成了“六边形球员”的完美诠释。
-09赛季,莫德里奇以万欧元的转会费加盟英超球队热刺,开启五大联赛生涯。处子赛季,莫德里奇就以主力身份代表热刺出战40场比赛,取得了5球8助攻的华丽表现。
在素来强调高强度攻防转换、身体对抗的英超,莫德里奇的成功是用日复一日的汗水换来的。他没有强壮的身体,也没有碾压的速度,初来之时的确坎坎坷坷,甚至遭人质疑,但坚定信念后的莫德里奇专注打磨弱势,还将自己的体能、技术优势完全发挥。或许正面对抗不占优势,但小范围的闪转腾挪,举手投足间的威胁传递都能让复杂局面迅速明朗。
此后3个赛季,莫德里奇继续稳固热刺的首发位置,不仅帮助球队将排名稳定在前5,在欧冠赛场上也有了重大进步:10-11赛季欧冠小组赛对阵卫冕冠军国米的比赛中,莫德里奇助攻拉斐尔·范德法特首开纪录,帮助球队3-1取胜,为球队力压国米夺得小组头名立下汗马功劳,此后还帮助热刺在淘汰赛中战胜AC米兰,最终闯进8强。
凭借着优异的发挥,莫德里奇当选了-11赛季热刺队内最佳球员以及年度克罗地亚足球先生。
莫德里奇在热刺的惊艳表现引来众多豪门